講座心得 - 咖啡師轉職工程師

講座簡介

  • 從無程設背景的咖啡師成功轉職為軟體工程師的親身經歷分享
  • 分享職涯經歷與轉職過程給正處於考慮轉職以及正要轉職軟體工程師的人

摘錄與心得

以下摘錄講者兆召提到的重點並加入我的感觸與延伸觀點分享:

你知道自己喜歡這件事;是喜歡這件事的「什麼」?

你感覺得到自己不自覺地花更多時間去投入、且享受著某件事情時,試著再更仔細的去拆解過程,自己到底是被哪一個「點」給吸引了?找出那個「點」,其他符合相同性質的事情,也能帶給你同樣的快樂。

這提醒了我去思索過去自己從事什麼事情能做到忘記飢餓、熬夜不累?及分析出最被吸引的特質後,便能去思索、嘗試類似特質的不同領域。

釐清自己的人格特質- - 喜歡什麼樣的工作性質?

先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才可能去找出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無法問別人「我適不適合什麼?我該不該做什麼?」

沒有人知道你究竟喜不喜歡。只有你自己「知道」,或該說是「定義」 - - 只有你自己能定義你自己,關於你的人格特質與喜好。

跳脫現實的既定框架

也許你我都曾聽過他人給我們的標籤 - - 「你就是只能做OOO」、「你不適合OOO啦」。這些都是別人給的框架。

更可怕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選擇與思維正被這既定框架所束縛著,甚至自己也如此深信不疑,還加固了這框架的束縛力。

將時間拉長後問自己 - - 「未來十幾年、二十幾年都要跟它相處嗎?」

「它」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另一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還要繼續下去嗎?

不是凡事都要「永不放棄」,有些時候,適時地「放棄」將能迎來更好的新局

花多少時間在猶豫,時間成本就有多高。

想下決定卻總是猶豫不定,便會漸漸趨向於「不變」,若心性樂於如此也罷;若內心明明不安於此卻無實際行動,又滅不了內心最真的渴望,日復一日的日常中將感到越來越不踏實,於是習慣生活「將就」。 - - 這曾是我的過去,所以體會很深。

夢想-開始「行動」就會變成「真實」 在「夢」跟「想」之間,是「行動」

沒有行動,永遠只是空想、永遠只是夢。直到開始「行動」,夢便不再只是夢,而是真實的在路途中

既然做了選擇為什麼還要回頭看? 頂多是做下一個選擇再改正

2020年的我,做了不少改變,決定去做某些事、也決定放棄某些事。雖不曾說出口,但在生活有所改變的初期,其實仍偶爾閃過腦中:「如果沒有這麼做的話……」或「未來的我會不會後悔?」,忍不住「回頭望」,但生命只能前行,做了決定就不再想回頭,而是專注在下一步、下一個選擇。

做一件事情如果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就一定走不遠。

在不停追趕向前的過程中,有時還真的會忘記最終標的是什麼。這也促使我重新去回憶當時下決定的自己 - - 「腦海中想像的藍圖是什麼模樣?」。此刻的我是在學習,但並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為了能「實現那個想像中的藍圖」而學習。

理由說服自己行動

近期正在讀《原子習慣》一書,書裡也提醒了我關於習慣的養成、目標的進行,更為重要的是「理由」 - - 我們都是為了想要「變成更OO」才做,而不是為了「做」而做,釐清這件事很重要。

每個人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理由」,理由也許也能想成「信念」一般,是促使著我們去行動的原動力。沒有理由、沒有信念,也就沒有足夠強烈的行動力能夠支持行動的持續


若你正處於猶豫轉職行動或一個關於改變的抉擇時,就去吧!因為若你這個念頭已是困擾了好一陣子、而非只是一時的念頭時,其實你只有「行動」才能解決此刻心中的執念。 你的「謹慎」該用在「思考如何進行」、而不是「不變」。一旦踏出了、行動了,你將很自然地拋下此刻以為「不能變的」、「離不開的」、「跨不出的」一切。

然後發現,生活變得更寬廣。不論結果是好是壞,過程都將有所收穫,我一直相信人生沒有任何一段過程是白費的。